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头条热点 > 正文
    购物车
    0

    一线教师炮轰教育部:年年严禁教师补课,别再自欺欺人了!

    信息发布者:刘立湘
    2019-11-18 20:06:58   转载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本人已作好迎接板砖的准备。首先声明,我一直是不赞成课外补课的,写下这个题目,提出这个建议,是基于两个前提:一是优质教育资源还主要是由学生的考试成绩决定;二是校外的补课机构无法杜绝。
    为什么要这样说?那是因为如果优质教育资源已经能满足或者基本满足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需要,那么学生们就不需要去补课,随随便便的也就能上一所心仪的高中,可是这在目前的中国是不现实的。
    现实的状况是,优质教育的稀缺,名校的学位是要靠抢才能得到的。怎么抢呢?家长用钱去抢,用关系去抢,用学位房去抢,孩子用成绩去抢。成绩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可是由于要抢,大家都在学校学习,被认为是同一个起点,为了能有所超越,家长自然要想法设法给自己的孩子补课了。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教育部门命令禁止学校不准补课。如此一来,社会上就出现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补课机构。


    看到一年比一年更加严厉的禁补令,家长和孩子们愁了,社会补习机构却笑了。这么多年来,教育部门严禁学校教师给学生补课的最大变化,就是使各类社会培训机构成了最大受益者。我亲眼看到一些补习机构报名那个火热场面啊,整个一栋大楼被各种补习班占满,家长们都拿着一大叠的钱,服务台的女孩子们都根本忙不过来,家长多问几句还懒得理你。
    从社会补习机构的日渐火爆,应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家长的这一意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不少家长还是愿意请教师为自己的孩子补课的。由于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基础参差不齐,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有些学生课后适度补课,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既然如此,教育部门为什么要禁止学校补课呢?
    我当然知道,教育部门的初衷是为学生减负。双休天也补,寒暑假也补,孩子们的确的太累了。据说不补课也是为了给家长减负,毕竟补课也是要交钱的。
    可是,可是,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部门的初衷如何呢?学校不给补,结果孩子们在外面补。补课的不是一个两个,而是九成以上。在这九成以上的补课的孩子中,至少一半是被逼着去的,因为你不补课,就只能“不进则退”,在激烈的优质教育资源争夺战中,处于不利地位,有哪个家长甘心“堕落”。

    至于家长的负担,也是大大的加重了。以前学校补课,一学期交一千也就顶天。一年也就两千块了不起。可是在外面补课,补三科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要几千钱,在一些一线城市甚至达到七八千,单上课外补习班,家长一年就要花好几万块钱。
    我想这些教育部门能看不到吗?当初制定政策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目的完全没有达到。教育部门难道还不应该进行反思和调整吗?况且,学校补课比之于社会补习机构补课,至少有以下几个优势:
    其一、学校集中统一补课,对于集中安排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是有好处的。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机构,报的不同的班,效果都是不同的,人为的造成了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使得学校的老师无法很好的掌握学生的学校情况。
    其二、学生在校外集中补课,家长也省很多麻烦。就像平时在学校读书一样,不需要陪同,不需要搞的那么紧张,可能也不需要花那么多的钱。这样家长的负担是真正的减少了。
    其三、学校统一补课,适当收取一些补课费,增加老师的收入,提高学习成绩,同样能提高学生的升学率。
    所以,我认为,在目前教育资源还无法均衡的情况下,在学生补课需求有增无减的情况下,还是要恢复学校补课为好。很多时候我弄不明白,广大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不是靠贪污,也不是依靠灰色收入,依靠自己的劳动,辛辛苦苦赚一点钱错在哪里?
    其实反过来看这个社会就很值的深思:医生私底下拿好处费没有人议论,政府官员受贿没有人议论,国企高管高得出奇的奖金没有人议论,白领金领的高额薪水没有人议论,唯独清贫的人民教师搞一点有偿家教有人就眼红,可见,某些人是多么心狠,多么眼红,生怕教师的口袋鼓起来了。
    说到底,拿教师有偿家教说事的不是别人,而是衣食无忧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无良的媒体!教育部门一方面利用手中权力严禁教师课外补课,另一方面又放纵社会补习机构疯狂圈钱,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往期精彩推荐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村民评论
    刘立湘2019-11-18

    补课,是对学生的不公,对家长的不利,是教育悲哀!!!!

    回复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