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好看风景 > 正文
    购物车
    0

    隆回明珠六都寨,三番五次入梦来

    信息发布者:刘立湘
    2018-01-01 20:43:46    来源:阳锡东   转载

    2018年元旦节快乐!

    隆回明珠六都寨,三番五次入梦来

    文/阳锡东 图/李乐沅 

     

    地处隆回县域版图正中心的六都寨,父辈都称“寨上铺”, 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曾经在此求学、工作;也是孩子他妈出生和成长的地方。

    时光荏苒……

    我从1987年正月投身六都寨怀抱,到1998年正月离开,经历了从青春年少的梦想和无奈,到初入社会的豪情与无知,多少欢乐、多少泪水,纵有万语千言,终是无法述说。

    好在工作之余,可以回味,可以感慨,可以把玩文字,自娱自乐,消磨光阴。

    这里选集了一组长短句,许是对那段青葱岁月的怀念?许是对茫茫天数的思考?

    作为土生土长的六都人,或者像我一样曾经在此求学、工作过的外乡人,读此文,或许也会共鸣吧。

    是为记。

    1.临江仙.地六都寨

    隆中重地六都寨,曾经水陆要冲。

    南来北往东西通。

    插翅难逃苦,四方扼守中。

     

    长恐人生多岔口,且走且停莫蒙。

    误入歧途一世穷。

    没有回头路,何必太匆匆。



    2.临江仙.地六都寨

    隆中福地六都寨,十里八乡眼红。

    物阜民丰礼数浓。

    商贾集散地,老少手头松。

     

    名门望族成其久,艰苦奋斗跟风。

    八家祠堂世居雄。

    渤海欧阳显,彭城刘氏丰。

    3.临江仙.地六都寨

    隆中胜地六都寨,山明水秀神工。

    试比天高米珠峰。

    湖心捞日月,仙磴戏二龙。

     

    老街木房石板路,巷口岩漏吹风。

    双溪禅院敲古钟。

    狮子寨门守,神龙卧半空。



    4.临江仙.地六都寨

    隆中宝地六都寨,土肥地沃水丰。

    家家喜看稻浪涌。

    小日子好过,百姓乐其中。

     

    挑土磊坝修水库,金子出面邀功。

    男女老少因此疯。

    天下淘金客,六都口音浓。


    5.临江仙.文昌六都寨

    人文荟萃六都寨,诗书传家有方。

    尊师重教美名扬。

    八都学子慕,投亲靠友忙。

     

    花花世界迷人眼,心里只有书香。

    生于忧患来日长。

    寒窗早发奋,立志向中央。



    6.临江仙. 人杰六都寨

    六都窝里多美女,幸托山峭水灵。

    秀外慧中特迷人。

    知书达理贵,举手投足新。

     

    五溪清流经此汇,母亲河畔鲜闻。

    丰衣足食长精神。

    男儿更有志,南北半球拼。

    7.临江仙.六都寨老街

    木屋并排叠青瓦,户户门面窗花。

    辰水通航串万家。

    排木号子响,纸庄笑哈哈。

     

    八家祠堂望巷口,阅遍沧桑繁华。

    安步当车石板滑。

    风水轮流转,论道一杯茶。

    8.临江仙.六都寨仙磴桥

    辰泸二水交汇笑,天外飞来仙磴。

    古木相亲四百春。

    水魔多有忌,悄悄出前村。

     

    寒来暑往天地立,方便古今路人。

    古色古香风雨亭。

    三五知己坐,清风伴月明。

    9.临江仙.六都寨水库

    三万义工接力上,历时十六春秋。

    战天斗地血泪流。

    粘土垒大坝,美名青史留。

     

    翡翠波光四十里,青峰倒影含羞。

    鱼戏枝头鸟互游。

    君爱山水画,此间正好求。

    10.临江仙.六都寨双溪禅院

    杨家冲里藏古寺,晨钟暮鼓相闻。

    看破红尘此念经。

    争名夺利远,长夜伴青灯。

     

    木鱼山前市井闹,都云烟火最亲。

    得意莫笑失意人。

    几多豪放客,后来成老僧。

    附:我与六都寨的几个经典记忆

    奇缘求学

    1987年正月开学前的某一天,母亲带着我跋山涉水,步行20余华里,来到了传说中的六都寨中学。母亲的愿望是试试运气,看能否把越来越不听话的儿子,从荷田中学转到六都寨中学读书。

    在六都寨镇小一个亲戚家待了大约一两个小时,吃过中饭,母亲就带着我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了。在路过六都寨中学与小学相邻的那个黄土坡时,我人生中的贵人,手握一把锄头,迎面向我和母亲走来。母亲主动与其搭讪,自我介绍我们是某某的亲戚,想来六都寨中学读书。从对话中,我知道了眼前这位手持铁锄威严有加的年轻男人,就是我们此行想要见到的廖老师!简短的对话,让我无比沉重的心一下子像要飞起来一样:廖老师答应我到他任班主任的46班插班就读。

    1987年末,地点还是在六都寨中学,快要期末考试了。突然有一天,我在荷田中学就读时的班主任谭杰老师敲开了我所在的六都寨中学初三47班教室的前门,并用打探的语气询问:“阳锡东在这个班吗?”在我尚未缓过神来时,很多同学已经异口同声说“没有这个人”。尽管如此,我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走出了教室。走廊上,前来逐个教室寻找我的谭杰老师紧紧地握住了我的双手,上下打量。我羞怯地告诉谭老师,我在六都寨中学改名字叫“欧阳辙”了。谭老师说我的学籍还在荷田中学,希望我能够回荷田中学学习,以便参加初中毕业的中考,为学校争光。似乎没有商量的余地。在那个寒冷的深冬,我无奈地打点行装,匆匆离开了六都寨中学,回到了荷田中学42班教室参加初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

    母校任教

    1993年暑假,隆回教育系统在六都寨中学实行教师聘任制改革试点,通过试教,面向全县在职公办教师选聘6名科任教师。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许是对母校的那份热爱,也许是……当年8月底,我离开了工作了2年的丁山中学,来到了六都寨中学。

    1998年新年伊始,我领着小弟小妹,返回六都寨中学,我站讲台,弟妹读初一。开学没几天,县教育局人事组的领导来到六都寨镇教育办,说是对我进行考察。置身三尺讲台的我,孤陋寡闻,不知考察意味着什么。几天之后,教育办负责人事工作的刘会川副主任通知,要我尽快去隆回教育电视台报到上班。

    1998年2月22日,农历正月二十六,我撂下小弟小妹,挑起了简单的行囊,离开了六都寨中学,开始融入桃花坪这座小城。

    阳锡东,1972年7月出生,隆回县荷田乡人,先后做过教师、记者,现供职于隆回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业余爱好唐诗宋词明清对,着迷阴阳五行八卦图。隆回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